摘要:
4月26日,鄭州市北龍湖北岸的龍湖公共藝術中心外,網絡主播正在現場直播。本報記者聶冬晗攝
□本報記者欒姍
從最開始的公益直播帶動奉獻愛心,再到農產品直播助推扶貧,直至百業(yè)直播帶火消費,直播已成為新的零售和流量入口。
今年以來,疫情催生“無接觸購物”,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。受“直播達人”帶貨現象的影響,一批線下實體經濟的相關人員也相繼擁入直播間,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。一個共識毋庸置疑:直播帶貨,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“硬核”操作。
直播帶貨
參與是最好的體驗
“疫情防控期間,沒法外出逛商場,身邊不少朋友推薦刷‘直播間’,我嘗試后發(fā)現還真不錯,漸漸就喜歡上這種新型購物方式?!编嵵菀患夜镜穆殕T李詩嫻說。
除了傳統(tǒng)的導購群體外,“新農人”群體也開始接觸直播這一全新的帶貨方式。滎陽的“農民二黑哥”在直播間展示了蜂蜜的收集、柿子醋的制作過程,將因疫情滯銷的農產品最遠賣到了新疆。更有新晉的重量級“直播達人”——潢川縣縣長蘭恩民,他教20多萬圍觀網友剝蝦殼、挑蝦肉,1小時“帶貨”戰(zhàn)績不亞于知名“網紅”主播。網友們紛紛點贊:“縣長緊跟潮流為人民服務?!?/p>
看起來,“直播帶貨”的模式與電視購物有幾分相似,但是,為什么越來越多消費者更愿意盯著“直播間”?“直播帶貨備受追捧,在于其強烈的參與感和體驗感,能讓人產生信任和購買欲?!崩钤妺拐f。
線上線下
實體店直播間漸趨融合
為迎合顧客消費新習慣,不少線下實體商戶轉戰(zhàn)“直播間”。在公司精心裝修的直播間里,鄭州大衛(wèi)城某品牌的美妝導購員伊寧,打開手機進行直播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“沒想到我會在網上當主播,感覺挺奇妙的。”伊寧笑言。
化身為主播的“伊寧們”不僅介紹商品,還會與顧客分享最近的日常生活。運動專柜導購穿著品牌服飾在街心花園玩滑板,同款服飾線上熱銷;嬰幼專柜導購邊在家?guī)捱呏辈ベu貨,積攢了不少粉絲;服裝專柜導購在講解搭配的間隙制作瘦身餐,在線觀看人數輕松過萬?!爸辈з彙蝗藢Χ嗳恕膸ж浤芰h超想象。”某品牌服飾的河南區(qū)經理劉昊陽說,一次直播產生的銷售額,最高時相當于門店一周的業(yè)績。
“直播帶貨的火爆是新消費時代的標志性事件,未來,實體店鋪和網上直播間會逐漸融合?!敝袊虡I(yè)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認為,從線上說,直播帶貨可以更直觀地介紹商品,與網友互動,大大增強用戶黏性。從線下說,近些年,網上店鋪和實體店鋪的價格溝壑已經逐漸填平,未來實體店鋪會向體驗店轉型,吸引線上積攢的用戶到線下享有更優(yōu)質的購買服務。
回歸本質
專業(yè)服務是勝出的關鍵
一場疫情,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,也正在深刻地改變商業(yè)運行方式。
如今的“直播帶貨”,已經不僅僅是農土特產、口紅、面膜等小件商品的帶貨了,而是擴展到了家具、汽車甚至房子。隨著直播帶貨的規(guī)模日漸擴大,夸大宣傳、數據注水、售后欠缺等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。有多位消費者反映貨不對板等問題。“我在直播中買到的紅心流油鴨蛋,遠沒有視頻中看到的好,價格甚至比實體店還貴。”消費者田丹說。
“直播帶貨”為什么會火?2019年店鋪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,被淘寶網評為“最有商業(yè)價值型主播”的“淘女郎demi”認為,主播的顏值和口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,但回歸商業(yè)的本質,專業(yè)和服務才是勝出的關鍵。
省網絡營銷協(xié)會常務副會長葉進說,要讓“直播帶貨”健康發(fā)展,僅靠主播、商家的自覺不可能走得太遠,必須嚴格監(jiān)管。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“游戲規(guī)則”,明確網站、主播、商家等各方主體的責任,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責任編輯: 黃冠宇
附件: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