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a无线色欧美日韩在线_亚洲色图美腿国产一区在线_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一_欧日一道本DVD在线无码_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

正月十五為什么稱“元宵節(jié)”?

2024-02-23 10:56:11  來源: 許昌晨報  作者:

我要分享:

摘要:

璀璨奪目的“打鐵花”資料圖片

一年一度的元宵節(jié)就要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如約而至。和其他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一樣,元宵節(jié)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

吃元宵、賞花燈、猜燈謎……是許昌過元宵節(jié)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在許昌一些農村地區(qū),舞龍舞獅、劃旱船、踩高蹺等民間藝術表演,熱火朝天、熱鬧非凡。

“一年明月打頭圓”,元夜良宵,月光如水。隨著元宵節(jié)的到來,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元宵節(jié)的來歷、傳說和習俗。

祭灶神:祈福衣食無憂

2月19日,市區(qū)一些商場,各種各樣的元宵花燈已繽紛亮相,以龍為造型的花燈最受市民青睞。

造型各異的彩燈掛起來、香甜可口的元宵買回來、商家促銷火起來……元宵節(jié)的來臨,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節(jié)日氛圍。

元宵節(jié)究竟起源于何時至今尚無定論,但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元宵節(jié)的影子。東漢明帝時,元宵節(jié)開始有了燃燈的習俗。

許昌市民協(xié)主席、著名作家韓曉民在《民間記憶》一書中,對元宵節(jié)的由來這樣描述:相傳,元宵節(jié)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,點燈敬佛。東漢明帝時期,明帝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點燈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,令士族庶民都掛燈,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。

而到唐朝時佛教更是在國內興旺起來,全國從上到下,都在正月十五這一天“燃燈供佛”,佛家燈火點亮民間,而元宵節(jié)點燈賞燈也從此成為國家重要節(jié)日之一。

在古裝電視劇《大明宮詞》中,逢元宵節(jié),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宮就“一見薛紹誤終身”。太平公主揭下薛紹面具的那一刻,被許多觀眾定格成了永恒。

1987年上映的《紅樓夢》里,元妃元宵節(jié)省親,眾人猜謎,賈母的“荔枝”謎、迎春的“算盤”謎、探春的“風箏”謎別有深意,引人無限遐想……

“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?!?/p>

“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

“飛瓊結伴試燈來,忍把檀郎輕別。一回佯怒,一回微笑,小婢扶行怯。”

在許多古裝影視劇中,元宵節(jié)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,或為后續(xù)劇情做好鋪墊,或將人物感情推向高潮。這就是元宵節(jié)溫婉而熱烈、含蓄而深情的浪漫。

總有一種味道值得留戀

一座城市的人文風情、民俗文化都會毫無保留地展現(xiàn)在城市的每一個細節(jié)中,而美食則是一座城市文化標志最鮮明的載體。在許昌,元宵佳節(jié)除了觀燈游藝之外,各種美食也令人十分神往。

“十五扁十六圓,圓圓扁扁又一年”,正月十五,許昌人一般習慣吃餃子。而到正月十六這天,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。元宵節(jié)吃湯圓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習俗,寓意著全家團圓美滿。每年到這個時候,湯圓格外暢銷。

2月19日,記者在市區(qū)東大街一家店鋪內,店鋪老板正在制作湯圓。滾湯圓之前,只見他先把成塊的餡料蘸一點兒涼水,然后丟進大簸籮里來回晃動。不一會兒,蘸過水的餡料如滾雪球般附著上一層層雪白的糯米粉,十分結實,不會從餡料上脫落。

湯圓傳說起源于春秋末期,宋代稱其為圓子、團子。和南方的湯圓不同,許昌人吃的湯圓是用糯米粉“滾”制而成,滾好的湯圓比乒乓球小,白白胖胖的,十分可愛。

“我每年元宵節(jié)都會來這里買湯圓,這種傳統(tǒng)手法制作出來的湯圓個兒大,吃起來香甜可口?!闭谫徺I湯圓的市民羅紅軍說,老式傳統(tǒng)湯圓也承載了不少人心中記憶的味道。

龍年春節(jié)期間,曹魏古城、“曹魏不夜城”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光臨。每當華燈初上,整座城市中的風都帶著香味,吸引著四海賓朋來到許昌品嘗美食、享受生活。

“這種熱鬧中透出的生活氣息,吃的是小吃,品的是歷史和文化。”來自商丘的游客陳宇舟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、聽著韻味十足的叫賣聲,深有感觸地說。

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

在元宵節(jié)期間,除了觀燈、吃元宵、猜燈謎外,許昌民間還會舉行舞龍舞獅、劃旱船、踩高蹺、扭秧歌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,人們習慣將這一系列娛樂活動統(tǒng)稱為“鬧元宵”。

“咚咚鏘、咚咚鏘……”春節(jié)期間,建安區(qū)艾莊回族鄉(xiāng)魯灣村的花鼓大街上,伴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響,頗有氣勢的舞蹈贏得圍觀者的喝彩聲。

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艾莊銅器舞是魯灣村的一大特色。艾莊銅器舞表演時人數一般不少于50人,表演銅器的一般不少于30人,涉及的樂器有鐃、鈸、挑子鑼、擂子鼓、鞭子鼓、弓子鑼等。整套舞蹈動作十分舒展,注重營造活潑、歡快、喜慶的氛圍。

中華兒女歷來崇尚龍,把龍作為祥瑞的象征,但凡重大節(jié)日都有它的存在,元宵節(jié)也不例外。作為元宵節(jié)傳統(tǒng)活動之一,舞龍燈一直深受人們喜愛,其中以宋朝風氣最盛。

宋代孟元老在《東京夢華錄》中記載:“各以草把縛成戲龍之狀,用青幕遮籠,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,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。”人們結草成龍,配以特制燈燭,舞動起來,似兩條火龍在夜空下游走。

南宋詞人辛棄疾在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寫道:“東風夜放花千樹……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?!痹娋湫蜗髠魃竦孛枥L出了元宵節(jié)舞龍燈時的熱鬧場景。

此外,璀璨奪目的“打鐵花”將元宵節(jié)的熱鬧推向高潮。這種獨特而古樸的民間娛樂在技術精湛的打花者的轉動下,熔化的鐵水金星四濺,呈現(xiàn)出火樹銀花、飛珠濺玉,讓人拍手叫絕。

在元宵節(jié),我市還原優(yōu)秀民俗傳統(tǒng),弘揚創(chuàng)新節(jié)日文化,把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融合到可觸摸、可親近、能體驗、能參與的各類文化旅游活動之中,讓文化內涵展示得更加多姿多彩,文化特色更具傳統(tǒng)韻味,文化形式更具時代魅力。

一系列富有許昌風格、許昌符號、許昌底蘊的文化活動令人目不暇接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。

每到元宵節(jié),整座古城火樹銀花、璀璨奪目。移步皆是景,舉目滿眼新,韻味上心頭。徜徉在許昌的過節(jié)氛圍中,恍然穿越時空,一夜夢回三國。

編輯:常燁 劉靖雯   校對:常燁

責編:賈同嶺     終審:劉力華

附件:

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
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