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a无线色欧美日韩在线_亚洲色图美腿国产一区在线_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一_欧日一道本DVD在线无码_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

你知道嗎?許昌境內(nèi)有三座文峰塔

2024-07-09 09:49:05  來源: 許昌晨報  作者: 毛迎

我要分享:

摘要:

文峰塔,也稱風(fēng)水塔、文筆塔,全國各地以“文峰”二字冠名的塔有許多?!拔姆濉倍痔N含文風(fēng)昌盛、文脈順達之意。

你知道嗎,在許昌境內(nèi)有三座文峰塔。除了坐落于許昌市區(qū)塔文化博物館內(nèi)的文峰塔外,禹州市、襄城縣各有一座文峰塔。三座文峰塔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?本期《人文許昌》帶您深入探訪。

許昌文峰塔

“文峰聳秀”400余載

7月6日上午,天氣晴朗。在市區(qū)文峰路與蓮城大道交會處東南側(cè),開闊的文峰游園內(nèi)人流如織,與遠處高聳的文峰塔相互映襯,呈現(xiàn)出一幅和諧溫馨的優(yōu)美畫卷。

自北向南穿過文峰游園,就來到了塔文化博物館北門。“文峰塔建于明朝,歷史悠久。前些年許昌高層建筑不多,站在許昌城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這座13層高的磚塔?!痹谒幕┪镳^北門外散步的市民周海對記者說。

許昌文峰塔

許昌文峰塔又名文明寺塔,建于明代萬歷年間,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。文峰塔高達51.03米,為13層樓閣式磚塔。整座塔由基臺、基座、塔身、塔剎四部分組成。其中,基臺高118厘米,平面呈八角形,塔門楣上嵌一青石匾額,正中陰刻行書“文筆聳秀”,右上方豎刻陰文“萬歷四十三年”(公元1615年)。

塔基東南、西南處可以看到三通石碑,從萬歷年間的《文明塔賦》到康熙年間的《五十八年重修文明寺塔記》,再到嘉慶年間的《重修文明寺釋迦文佛殿鰲頭觀音碑記》,這些帶著歲月痕跡的碑文,記載著文峰塔的“滄桑歷程”。

許昌文峰塔因何修建?

明代萬歷年間,許州知州鄭振光上任后,決心改變許州文風(fēng)轉(zhuǎn)衰的狀況。據(jù)清乾隆《許州志》所錄的《許州鄭公創(chuàng)建文明塔記》記載,鄭振光一邊捐出自己的俸祿,將“學(xué)宮殿廡、齋舍橋門”進行修繕更新,一邊決定“借培地脈,振興文教”,即準(zhǔn)備在風(fēng)水上找“破法兒”,做文章。

風(fēng)水先生為許州城“把脈”后的結(jié)論是許州城地勢平緩,沒有高山大川、幽巖奇壑,因此文人顯達者少。如能在城外東南方建一座塔壓住地氣,許昌的文運就能走上坡路了。

于是,鄭振光主動拿出俸祿連同府庫盈余,修筑文明塔(即文峰塔)。這座旨在振興許昌文運的13層寶塔便出現(xiàn)在了許昌大地上。

清朝乾隆時期,許州知州甄汝舟將“文峰聳秀”列為許州十景之一。甄汝舟在編纂乾隆《許州志》時還為“文峰聳秀”配以七言詩:“孤聳尖峰削不成,十三層上插青云。分明一管生花筆,書破天章五色紋?!钡莱隽私ㄋ某踔院椭莸目释谕芙柚姆逅娘L(fēng)水消災(zāi)免禍,文運昌盛,振興許州,再現(xiàn)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文運昌盛。

城市面貌日新月異,但總有一些地標(biāo)性建筑長久矗立在人們心中。對于許昌人而言,歷經(jīng)400余載風(fēng)雨的文峰塔早已跨越歷史,悄然融入許昌的文化血脈,成為許昌人的精神圖騰。

1963年,許昌文峰塔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2006年5月25日,許昌文峰塔作為明代古建筑,被國務(wù)院批準(zhǔn)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
柏山文峰塔

清代重修以振文風(fēng)

禹州城東南,234國道(鄭平公路)由北向南延伸。梁北鎮(zhèn)箕阿村附近,有一道高高的土崗。234國道迎坡而上,駛上土崗,一座古塔赫然出現(xiàn)。

這座塔并不高,建在一座小山的山頂上。

混凝土公路直上山頂,延伸至古塔之下。順著石壇東側(cè)的坡道登上壇頂,古塔全貌便展現(xiàn)了出來。這座塔坐南朝北,下壇上塔。塔身有五層,由青磚砌成,呈八角形。塔身嵌著刻有“凌云聳翠”“云漢昭回”“光照鈞臺”“秀聳鈞天”“文峰蔚起”字樣的青石牌匾,石牌匾的旁邊,掛著黃色的金屬牌子,上書“柏山文峰塔”。

柏山文峰塔

柏山文峰塔建于何時呢?禹州市文史專家教鳳麟表示,柏山文峰塔始建年代已無法考究,現(xiàn)存的寶塔重建于清乾隆年間。明代禹州名臣輩出,但清代禹州文風(fēng)不振,故而在清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重修了文峰塔,以振文風(fēng)。

重修后的柏山文峰塔高16米,為平面八角形攢頂式五層磚構(gòu)建筑,由塔基、塔身、塔剎三部分組成。

柏山文峰塔作為禹州名勝,舊時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初八,塔下都會有古廟會。如今,古廟會已經(jīng)成為歷史,柏山文峰塔依然矗立于柏山山頂。2006年,柏山文峰塔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首山文峰塔

“文筆凌霄”古色古香

在襄城縣也有一座文峰塔,位于首山西側(cè)北麓最高處。這座建成于明嘉靖三十年(公元1551年)的磚塔,比許昌文峰塔還早60多年。

史載,初建的首山文峰塔玲瓏俊秀,像倒立的文筆直指云霄,故被稱為“文筆凌霄”。

育人才,續(xù)文脈,興文風(fēng)……或許正是這般殷殷期許,以文化立城的襄城,很快迎來了人才興旺的年代。襄邑學(xué)子辛自修、姚繼可、張鶴鳴相繼考取進士。后來,此三人皆官拜尚書,襄城也因此收獲了“襄半朝”的美譽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首山文峰塔曾作為航空飛機的指向標(biāo),可惜在1968年被毀。

首山文峰塔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

炎炎夏日,如果你到首山游玩,遠遠便會看到山頂矗立著的巍峨寶塔?!笆咨轿姆逅?016年9月28日正式開工,歷時三年整,于2019年9月28日孔子誕辰2570年之日落成?!背袚?dān)重建首山文峰塔重任的古建筑專家宋國曉說,如今,寶塔聳立,成為襄城新的地標(biāo)建筑和人文景觀。

這座文峰塔是在明代文峰塔原址上,依照明代風(fēng)格,以仿木結(jié)構(gòu)復(fù)建的?!拔姆逅比齻€大字蒼勁灑脫,系“兩院”院士、國家最高科學(xué)技術(shù)獎獲得者吳良墉先生題寫的。

整座塔分為塔剎、天宮、地宮、塔身、塔座五部分。塔剎全部采用先進的鎏金工藝,瓦面選用的是灰色琉璃瓦。塔身為外十三層、內(nèi)七層樓閣式建筑,平面呈正八邊形,塔高66米,總建筑面積達2180米。塔身外部是仿明代棧板墻結(jié)構(gòu),古色古香。

文峰塔是按照風(fēng)水學(xué)說,借用佛塔的形式修建的,其目的是想改變許州自漢以來文風(fēng)轉(zhuǎn)衰的狀況。這個愿望是美好的,符合民情民意,但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文風(fēng)轉(zhuǎn)衰的狀況,僅靠求助于風(fēng)水顯然是不行的,必須依靠人才、依靠那些具有真才實學(xué)而又志在匡時的人。清代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,許州聚星書院主講張承華在撰寫《重修許州文明塔記》時,就深刻地闡明了風(fēng)水與學(xué)問之間的關(guān)系,提出了先人杰而后地靈的新觀點,重視人的因素,人盡其才,社會才能繁榮昌盛。

且不說文峰塔是否靈驗,三座古樸典雅、巍峨秀麗的寶塔已經(jīng)成了當(dāng)?shù)氐牡貥?biāo)性建筑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

編輯:王嬋  杜鵬勃     校對:王嬋

責(zé)編:李炎              終審:黃雙燕


附件:

許昌日報社 版權(quán)所有 未經(jīng)允許 請勿轉(zhuǎn)載
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(wù)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